道卡斯族(Taokas斗葛人)
道卡斯族分布在今台中縣大甲鎮以北,經苗栗縣沿海平原,到新竹市附近的海岸平原地帶。清領末期以及後來的日治時期,都將道卡斯各部落統稱為「新港十一社」或「竹塹十一社」;其主要聚落大致可以分為三群:
1. 崩山群:
舊志中所稱的「崩山八社」或「蓬山八社」,主要包括大甲東社、大甲西社(德化社)、日南社、日北社、雙寮社、貓盂社(興隆社)、房裏社、苑裏社、吞霄社等。道光年間(1823─1831年)此群中的雙寮、日南、日北、房裏、吞霄、苑裏等社,加入中西部平埔五族聯合遷移埔里的行動,幾乎全部遷至埔里。
2. 後龍群:(後龍四社)
主要包含後龍社、新港社、中港社、加志閣社及貓裏社等(貓裏社在今苗栗市,後來與加志閣社合稱為貓社)。
3. 竹塹群:
主要是竹塹社,以及清初文獻記載中的眩眩社。
1896年6月日本學者伊能嘉矩至道卡斯族的後龍及新港等社訪問,他在新港社蒐集到一些舊俗資料,伊能嘉矩提到:依照當地的習俗,每年農曆的二月初八是祭祖的日子,但是也有仿照漢人的習俗,改為農曆的七月十五日,在舉行祭祖的這一天,族人全部會齊,飲酒歌唱,而歌詞的內容多半是追頌祖先的英勇事蹟。歌舞時族人頭戴獸皮圓筒帽,帽上插著一對鹿角和鳥類的翎羽(儀式帽叫做Kumurus);脖子後面掛著一串鹿牙,這是他們英勇的徽章;衣服上掛著小鈴鐺;腰際綁著一條用藤條編成約四五吋寬的束腰帶(Keke),跳舞的時候,都是兩人一組,面對面站立,互相交叉拉著手,配合著曲調,兩人同時踏出一步,然後後退一步,反覆不停,衣服上的小鈴鐺隨著舞者身體的擺動。
道卡斯族較為人所知的文化特徵,稱做「牽田祭」,祭儀以豐年和祭祖為主題,又分為「做旗頭」及「做旗尾」二個節日,「做旗頭」的時間約是漢人的中元節,「做旗尾」約在中秋節前後,「牽田祭」時,族人白天一起狩獵,晚上分享獵物慶祝。
後龍鎮文史工作者陳朝棟指出,傳統上,新港社道卡斯族選擇在中秋節前後,舉行「巴代」祭祖以感念祖先,請求祖靈護祐子孫豐衣足食;祭祀後由長老及三名舉旗手迎接祖靈,族人圍成圓圈跳舞直到夜深。族人視「巴代」為最神聖的節日,以前鮮少對外公開,因此對外人來說也具有神秘色彩。